我国风电产业连续5年实现翻番、总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后,政府和业界都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推动这一绿色产业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和部分风电企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风电将更加注重科学精细化发展,从过去注重大规模基地开发,转向大规模基地开发与分散式开发“两条腿”走路,同时向海上风电“进军”。
三大因素助推风力首季发电量增速居首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188亿千瓦时,增长60.4%,增速分别高出火电、水电和核电49.8个、27.5个和43个百分点,居各大能源发电之首。
“风电投产容量和电网的优化调度是一季度风力发电迅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分析。此外,北方供热期基本结束,保证热电联产和居民用热的那部分电网调度被释放出来,也为风电调度腾出了空间。
剖析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的建设投产情况,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2010年底,该基地实现风电装机容量550.45万千瓦。去年,该基地并网投产的发电机组仅为几十万千瓦而已;与之对照,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有387.4万千瓦发电机组大规模集中并网投产。
除了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目前,我国还有蒙东、蒙西、东北、河北、新疆、江苏、山东等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
“近年来,风电建设和风电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为风力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电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谢长军说。
此外,一季度风力发电量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电网公司加大风电全额收购和消纳。由于我国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风电规模化开发和有效利用必须解决电网的规划、配置和消纳问题。
据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促进风电发展白皮书》,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并网容量达2956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接近100%。国家电网公司风电接网及送出工程累计总投资达418亿元,共投运风电并网线路2.32万公里。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跨区电网建设,构建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网,全国风电消纳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白皮书》指出。
“政策+市场”合力推动风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中国风电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政策指引和支持、特许权招标的市场运作机制、设备国产化与技术进步成为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接受采访的风电企业普遍认为,保证风电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保持中国风电行业竞争力的“强心剂”和“定心丸”。
华能新能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何焱说,国家政策的作用非常明显,比如,2009年国家发改委推行风电四段电价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风电的健康发展。
何焱提出,希望政府确定风电是我国第三大主力电力的地位,“风电占到总发电量的20%至30%是可以期待的。”
此外,对于技术相对成熟的风电产业,经济性和市场效益也是决定我国风电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谢建宁说,通过风电特许权的方式,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成功降低了风电的上网电价和风电设备的造价。国内风电机组单位造价从7000元下降到目前的4000元以下。
对于未来风电发展的思路,史立山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鼓励企业在风资源不太丰富、低风速地区,如云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等地,进行分散式开发,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输变电设备。此外,海上风电也将是未来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摘自《能源观察网》
b体育app官网下载官方版 copyright by @2011 henan lantian group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bsports体育的版权所有:河南蓝天集团有限公司